2015年3月12日下午,朱子文化与福建书院调研工作会在厦门大学举行。福建省艺术馆馆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陈秀梅主任,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建发教授,福建省委宣传部文艺处邹守杰处长,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马建华研究员,厦门市文广新局张剑辉副局长,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陈耕会长,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方彦寿教授,厦门大学人文学部主任、国学院院长陈支平教授,朱子学会名誉会长高令印教授,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周宁教授,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王炳华,厦门市委宣传部文艺处苏璇处长等4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省非物质文化中心陈秀梅主任主持了工作会。
福建省委宣传部文艺处邹守杰处长介绍了福建朱子文化品牌建设“一个保护区、五项工程、一项机制”,着重阐明了福建省朱子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缘起和内容,强调指出要结合朱子文化和福建书院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任务很重要也很迫切。厦门大学李建发副校长认为,朱子是一个世界性的思想家,是福建省的十大名片之一。朱子文化是闽台共同的精神家园,打造朱子文化品牌,对促进闽台文化交流,提升福建文化软实力意义重大。厦门大学朱子学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拥有国家一级学会——朱子学会,非常重视朱子学研究。2015年,厦门大学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发展朱子学的倡议,以朱子学会为依托,预计展开以下六项工作。第一,继续加强朱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第二,出版《朱子学年鉴》(2014年卷)。第三,编辑出版《朱子学文库》(30册)、《朱子后学文献丛刊》(100册)、《朱子学思想家评传》(20册)。第四,创办《朱子研究》杂志。第五,筹办纪念朱子885周年学术研讨会。第六,积极参与福建省“朱子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项目。厦门大学人文学部主任、国学院院长陈支平教授呼吁,要区分朱子文化的学术层次和普及层次。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马建华研究员指出,朱子文化建设亟需机制保障,建议成立福建省朱子文化研究中心,对朱子文化的民风民俗进行摸底调查,对朱子书院、祠堂、家庙进行普查,充分发挥朱子文化的社会教化功能。
厦门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朱人求教授作了“厦门大学朱子学研究概述”的主题报告,指出,厦门大学已经成为我国朱子学研究的中心之一,也是世界朱子学研究的重镇。目前,厦门大学获得两项朱子学国家重大招标课题,朱子学成果获得中国图书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奖励15项,出版专著28部,已经组成一个老中青结合的国际化研究团队,出版了许多大型朱子学研究丛书:《朱子学文库》(30册,商务印书馆2015-2018年出版),《朱子学研究丛书》(4册,岳麓书社2010年版),《朱子后学文献丛刊》(100册,福建教育出版社即出),《朱子学思想家评传》(20册,福建教育出版社即出,《台湾文献汇刊》(100册,九州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闽南文化丛书》(14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台海文献丛刊》(60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每年编辑出版《朱子学年鉴》等等。 朱子学会、厦门大学国学院还积极开展朱子学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已经举办6届海峡国学论坛,12次国际国内朱子学学术研讨会,积极与欧美和东亚各国合作,定期举办朱子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实践方面,从2008年8月起,朱子学会、中华朱子学会、世界朱氏联合会与台湾朱子学会一起合作,已经连续举办了7届“朱子之路”研习营,为朱子学研究培养了大量的后备力量。朱人求教授认为,福建书院与朱子学关系密切。宋以前,福建共有书院80余所。宋代福建书院90多所,多于朱子学相关。元代福建书院新建21所,明新建或续建172所,清代新建或续建327所,它们大多与朱子学相关,以讲述、宣传和弘扬朱子学为宗旨,是福建朱子学的大本营。福建民间的婚礼和丧礼多遵循朱子学,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存。参与调研会的省文物局、图书馆、厦门市非遗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相关与会人员也结合本部门工作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福建省艺术馆馆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陈秀梅主任总结说,这次朱子文化与福建书院调研会十分成功,我们深切感受到厦门大学朱子学研究实力雄厚,作风严谨,队伍精干,成果丰硕。有了厦门大学的大力支持,我们对朱子文化与福建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开展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