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赢官网

“当代唯物主义/物理主义新发展”前沿论坛暨第三届厦门大学“心灵与认知”学术工作坊在厦门大学举办

时间:2020年11月30日

来源:必赢官网

浏览:

“当代唯物主义/物理主义新发展”前沿论坛

暨第三届厦门大学“心灵与认知”学术工作坊

在厦门大学举办

   20201120-22日,“当代唯物主义/物理主义新发展”前沿论坛暨第三届厦门大学“心灵与认知”学术工作坊在厦门举办。此次会议由bwin必赢中国官网、《哲学研究》编辑部和《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联合主办,bwin必赢中国官网承办,厦门大学“思与言”小组协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院所和刊物编辑部代表,共计七十余人参加会议。此次会议就物理主义的最新发展展开对话,报告内容涉及心身随附性概念、干预主义因果性的形上学基础、心理-物理定律、排他性论证新的驳斥方案、泛心论、物理主义的表述问题、对应量子态的心理状态与无我的物理主义

bwin必赢中国官网何纯秀副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对于参与各位会议的学者表示欢迎并期待大家展开热烈的讨论。《自然辩证法》主编胡志强教授回顾了分析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希望学界同仁进一步传播分析哲学的方法和研究旨趣。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朱菁教授指出,此次会议的一大特点在于会程的安排为每场报告都留出了充足的评议时间和讨论时间,有利于与会专家们就特定主题深入讨论。希望如此能够引起更多的思维碰撞,激发起更多思想的火花

九场报告

本次会议共有九个主题报告。华南师范大学陈晓平教授报告的题目是“多种随附性概念及其在心-身问题上的应用”。陈晓平认为金在权对心物随附性关系的细分是进一步理解心身关系的良好的参照系,但是诸多随附性概念的含混和不一致性让金在权试图放弃这一概念而走向心物还原主义。在坚持金在权的整体-部分随附的前提下,陈晓平论证层次随附性的律则必然性来自整体-部分随附性,认为心理性质以整体-部分随附性和层次随附性的方式依赖于身体的物理性质,但无法还原为物理性质。任远老师对改良后的弱随附性的合理性提出疑问,陈晓平认为,必然性是要有的,否则就只剩下偶然性。随后江怡、胡志强、王振纷纷提出提出问题,现场开始了热烈的讨论。


中山大学李珍副教授以“物理世界的心理因果性何以可能?”为题,试图为干预主义因果论奠定形上学基础。李珍认为干预主义因果论与传统的物理主义有内在冲突。在还原物理主义、类型物理主义和非还原物理主义框架内,干预主义因果理论无法为心理因果性提供辩护。李珍提出基于稳健性的多元物理主义方案,不同层次现象、属性或关系的稳健性为其真实性提供辩护,进而能够保留心理因果效力而反驳因果排他性论证。赵海丞提出疑问:结论是否太强了?伍德沃德如何可以与还原性物理主义相违背? 董心在线上也提出疑问:干预主义更偏向于还原物理主义。如果干预主义无法真正识别和区分差异制造者,在琼斯案中如果差异无法辨别,琼斯案怎么去识别它?随后曹志平、王帅翔、蔡恒进、陆丁、郁锋纷纷提出问题,李珍一一回应。


     


苏州大学李继堂教授以“心理物理学定律何以可能”为题,为意识难问题的关键——心理物理学定律的可能性给出一个康德式辩护。李继堂认为在物自体层面,物质现象背后的实体性本体可以等同于心灵背后的实体性本体,因此消除物质与心灵之间的鸿沟是可能的。

中国人民大学刘畅副教授质疑康德意义的自然科学是否适用于当代自然科学。北京师范大学代海强讲师提出了查尔莫斯、康德的讨论范式与其提供的方案的兼容性问题。随后陆丁、江怡、陈晓平、汤志恒分别提出问题,现场随即开始自由讨论。


    

   

  华南师范大学副研究员张文俊以“Exclusion, Subset Realization, and Part-Whole Relations”为题,对一种基于子集实现论(the subset-realization view)的排除问题解决方案进行批评。面对排除问题的挑战,子集实现论的支持者使用部分-整体关系(part-whole relation)为其观点辩护。张文俊利用因果效力来源(causal power derivation)与因果的合比例性(proportionality)两个原则,论证子集实现论不能解决排除问题。华东师范大学郁锋副教授认为应该区分性质的意义上的部分-整体关系与功能的意义上的部分-整体关系。首都师范大学叶峰指出部分-整体关系不意味着本体论的先后关系。 


    


山西大学的陈敬坤副教授以“现象性质与共意识关系”为题,认为共意识关系无法为现象绑合策略提供辩护。陈敬坤从共意识关系入手,通过对于裂脑人、DID以及共情的实例分析指出这些实例均无法满足现象关系成立的第三个条件,即具有微观经验的围观注意凭借现象关系产生更宏观的经验和经验主体。李珍对关于裂脑人案例是否支持该反驳策略持有异见。华南师范大学张文俊副研究员认为裂脑人和DID这两个例子都没有涉及到经验主体,不满足现象关系成立条件。之后陆丁、刘晓飞分别提出提问并开始与主讲人现场讨论。


    


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王帅翔博士生以“‘物理事项的循否定义”为题,就学界争论的“物理主义”的定义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式循否方案,认为某事体X是物理的,当且仅当(1X能够以规律性的(lawful)方式进行变化(2X不是本质上心理的。王帅翔对混合循否方案能否解决传统循否定义面临的超自然力与规范性质问题、生物活力论和突现论与物理主义的不相容问题、中立一元论是否是物理主义的界定问题进行了论述。武汉大学程炼教授认为循否定义并不意味着取消心理事项的本体论地位。陈晓平建议将私密性和公共性作为区分物理事项和心理事项的标准。随后刘晓飞、蔡恒进、黄俊维分别提出问题与主讲人讨论。


    


厦门大学的王晓阳教授以“物理主义不等于物理学主义”为题,尝试提供表述物理主义的新方案。王晓阳分析了现有的关于物理主义信条中“物理的”这一关键概念的四种常见定义方案以及其各自的弊端。基于范性物理对象概念和物理域的因果封闭原则,王晓阳提出了一个新方案,该方案能够有效应对目前四种常见方案面临的种种问题,绕开亨普尔两难,并避免泛心论的困扰。首都师范大学陆丁讲师、华东师范大学郁锋副教授对新方案做了评论,并且指出新方案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江怡、陈晓平、代海强、蔡恒进、刘晓飞纷纷提出问题与主讲人开始讨论,全体参会人员纷纷拿起论文集开始仔细研究和探讨,热烈的讨论氛围一直延续到茶歇时间。


    


湖北大学王振助理教授以物理主义和物理的为题,对王晓阳和程炼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出了评述。在重述关于物理的这一概念的相关理论和研究现状后,王振详细介绍并分析了程炼提出的关于特定主题的物理主义理论与王晓阳提出的基于范型物理对象与物理因果封闭性的物理主义理论,并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他认为,程炼对物理主义的表述仍面临亨普尔两难,而王晓阳的理论所依赖的因果封闭性原则并不是一个形上学偶然事实,这一点会影响物理主义的新表述方案的有效性。华中科技大学汤志恒讲师认为王振搁置“何为物理的”诸方案之间的争论以静待物理学发展这一最终结论是不恰当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王雨程讲师认为程炼关于特定主题的物理主义观有合理性,高层次现象的物理理论有其自主性,不会因基础物理学理论的变化而变化。紧接着代海强、陆丁、郁锋、江怡、陈晓平分别提出问题与主讲人讨论。


    


山西大学高山教授报告的主题是“What is it like to be in a quantum superposition”。高山认为根据其提出的扩展版本的心物随附性原则,心理状态的变化连续随附与物理状态的变化处于物理叠加态的观察者其心理状态也会处于叠加状态,但受限于量子力学原理,观察者无法将看到的叠加态用语言表达出来。南昌大学陈向群副教授总结了本场报告的内容并肯定了量子力学和意识的关系这一话题的研究意义,苏州大学李继堂教授也进行了精炼的评论。随后江怡、蔡恒进、王晓阳、刘未沫、代海强、汤志恒分别提问并与主讲人开始讨论。


    


圆桌会议及闭幕式

主题报告之后,本次会议进入圆桌会议环节,首都师范大学叶峰教授、山西大学江怡教授、山西大学梅剑华教授、北京大学助理教授李麒麟、武汉大学蔡恒进教授、厦门大学唐瑭副教授就“多学科交叉视域下的物理主义”参与讨论,交换观点。叶锋论述他所支持的无我物理主义,认为认知的主体无非就是人类大脑。江怡表明自己更倾向于将物理主义当做一种处理哲学问题的态度或方法。梅剑华阐述了自己对物理主义概念的一些相关理解;李麒麟从知识论角度谈了随附性概念。蔡恒进坚持一种非还原的物理主义。唐瑭论述唯物主义与物理主义的概念差异。《哲学研究》编辑部的周丹副主任、王晓阳共同主持圆桌会议。



在闭幕式上,江怡教授做总结报告,认为未来的心灵哲学研究可以充分利用中国哲学资源,扩大物理主义讨论范围,用物理主义方法和态度触及其他哲学的问题。陈晓平教授认为此次会议的内容、讨论形式和平等交流让物理主义议题得到更为充分的研究。厦门大学曹志平教授作为东道主对与会学者前来交流学习表示感谢,并发起倡议,期望与会学者与bwin必赢中国官网之间能在将来进一步地深化学术交流,加强联系。


      


本次会议在轻松而愉悦的气氛中圆满结束,大家仍觉得意犹未尽,纷纷在会后继续探讨,并表示非常期待来年再相聚!


厦门大学“思与言”小组整理撰写

(董婷、张馨予、宋雅鑫、金令、何畅旅)

王晓阳、王雨程、胡思扬修订校对


上一篇: 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的规范与认知理论研究中心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理论研讨会 下一篇: 南强哲学论坛第209期讲座回顾丨张能为:《知识、行动与实践哲学—伽达默尔论知识、行动何以是实践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