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赢官网

南强哲学论坛第184期讲座回顾|藤井倫明:《朱熹思想中的“理”与“心”》

时间:2020年10月15日

来源:必赢官网

浏览:

2020年7月30日19:00—21:00,南强哲学论坛第184期暨朱子学与中国bwin必赢中国官网列讲座第31讲在腾讯会议举行。本次讲座题为《朱熹思想中的“理”与“心”》,由日本九州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中国哲学讲座教授藤井倫明先生担任主讲人,bwin必赢中国官网谢晓东教授担任主持人,清华大学bwin必赢中国官网赵金刚副教授担任评论人。厦门大学相关专业师生以及其他来自全国的学者和哲学爱好者共15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首先,藤井教授指出,虽然朱熹思想中的理是形而上的,气是形而下的,但是理与气应当是一种合作的关系,理气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而且气不一定是负面的存在。此外,理是活动的,理与气相互结合而产生出情。其次,在朱熹关于“心”的论述中,《大学章句》的“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正好与《孟子集注》的“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相互呼应。所以朱熹思想中的“心”即“明德”。“心”的内容可以分为“具众理”与“应万事”两部分。其中,“具众理”对应本体层次的性,即全体。“应万事”对应作用层次的情,即大用。当本体层次的性在感应外事时,就表现为作用层面情。所以在讲性时,情已在其中,只是还未展现出来。第三,朱熹思想中的“知”,就是将内在的形而上之理现象化的功能,也是将本体之性展现为作用之情的功能,还是实现天理灵妙的功能。总而言之,“知”是“心”的一种功能。“诚意”就是运用“知”,将“心”所发之情与义理相统一,将情以性为根据完整呈现。如此一来,“致知”与“诚意”就有了联系,“诚意”以“致知”为前提。第四,朱熹工夫论的目的就在于恢复人原本具有的“知”的功能,将性完整地发挥为情。凡人虽有完整的理,但是气质浑浊,故所发有过有过有不及。学者在凡人的基础上,通过做工夫进行意识性的修行,能够达到间断性的中节。圣人与理合一,只要将内在之理展现就可做到中节。故做工夫的过程就是一个从他律道德转向自律道德的过程。“格物穷理”与“居敬涵养”作为朱熹的工夫论,分别对应理与气两个层次。“格物穷理”意在使理(性)觉醒,而“居敬涵养”则在于调整气的状态。最后,藤井教授认为朱熹思想中的“理”虽不活动,但是却对“气”起规定的作用。虽然实际运动的是气,但是如果没有性的资讯,就无法形成情,故情的内容由性来决定。

在随后的评论环节中,清华大学的赵金刚副教授认为藤井教授此次讲座非常具有启发性,为朱子思想的贯通性理解提供了新的方向。赵金刚副教授还与藤井教授就“性是被动还是主动”、“朱熹的‘明德’思想在发展过程中是否存在变化”、“心与知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在最后的观众提问环节中,藤井教授对观众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讲座圆满结束。

供稿人|李赫

上一篇: 南强哲学论坛第185期讲座回顾 下一篇: 儿童哲学走进实验小学(第四期):“偷,还是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