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强哲学论坛第208期讲座回顾丨刘京希:《期刊、学术与时代》
2020年11月27日上午,山东大学《文史哲》杂志副主编刘京希教授在联兴楼101会议室带来了一场题为《期刊、学术与时代》的讲座。本次讲座由bwin必赢中国官网杨松教授主持,来自bwin必赢中国官网各专业的多名教师及硕博士研究生共同参与。
首先,刘京希教授介绍了《文史哲》杂志的基本概貌与办刊理念。《文史哲》杂志创刊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办刊最悠久的杂志之一。该刊倡导“人文综合”理念,坚持人文取向,以问题为导向,让文、史、哲三个学科有机联系,触发集群效应。
其次,刘教授从做什么样的学者、做什么样的学术研究、达到怎样的治学境界三方面与现场师生分享了他的见解。刘教授认为,做什么样的学者与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有关,但无论是做文字训诂还是做与现实结合紧密的应用型研究,都要清楚,做学问没有捷径,唯有坚持多读多写。关于做什么样的学术研究,刘教授指出,在学科逐渐细化的背景下,学术研究呈现出碎片化的现象,当前应该倡导的是“新文科”研究。研究者要加深学术积淀,拓展研究视域,重视对现实的关照与参与。关于达到什么样治学境界的问题,刘教授认为,诠释他人的学理,或进行数据整理、量化研究,是为“术”;“成一家之言”,在概念范畴与理论建构上有所创见,就是“学”的境界。将“术”与“学”相结合,才为治学的至高境界。
再次,刘教授分享了他关于好文章的理解。站在编辑人员的角度来看,好文章要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即实现“情”“理”“势”三元素的完美结合。“情”分为“大情”和“小情”。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要做社会责任和道义的担当者,这是“大情”;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对象,这是“小情”。“理”指的是用逻辑讲理。通过说理,在正论与驳论的不断交锋中,学术事业得以向前发展。“势”指的是文章的气场。好的文章,不论选题大小,总能收放自如,由内而外地将气势自然透射出来。
接着,刘教授还指出了写文章时要注重的一些具体细节:第一,标题好似文章的眼睛,要平实中见奇崛,反映文章之主旨;第二,摘要就像文章的心脏,要凝练文章的主要观点,不要自我评价;第三,关键词要抓住文本所论要旨的关键,不要出现“关键词不关键”的现象。
最后,刘教授给出了两条建议:一是要善于“捂”与“搓”。所谓“捂”就是当你完成一篇文章时,不要忙于投稿,而是要沉得住气,让文章“冷却”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你可以找自己的师长、同行评议这篇文章,相互交流意见,这就是“蹉”;最后,你再结合“切磋”的成果来对文章进行加工润色,这样打磨出来的文章才会更有“市场”。二是要了解不同期刊的学术定位,把握目标期刊的发文偏好,有针对性地投稿,这样可以提高“中标率”。
主讲环节结束后,师生们还针对“博士生如何适应当前学术生态”“论文写作的技巧与规范”等问题与刘教授展开了互动交流。刘教授的讲座娓娓道来,深入浅出,让在场的全体师生受益匪浅。最后,本次讲座在师生热烈的掌声中顺利结束。
(图:张一 文:杨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