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6日,由厦门大学研究生院主办,bwin必赢中国官网、江苏宏德文化出版基金会和南强儿童哲学研究中心承办的“全球汉语儿童哲学理论与实践(第三期)”云端暑期学校进入第三天的活动。来自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高振宇老师、韩国哲学咨询学会的金汝珍老师、杭州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的孙丽丽老师、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的张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四场精彩的讲座和教学观摩课。
早上八点半,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高振宇老师带来了主题为《从儿童哲学到教师哲学:内涵、挑战与路径》的讲座。高老师从教师哲学的背景、内涵以及实践路径等多种角度给大家详细讲解了儿童哲学中关于教师哲学的教学理念。
首先,高老师介绍了关于儿童哲学与教师哲学在国内的发展状况、二者之间的关系。高老师还从教学品质、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和教学技能等方面探讨了儿童哲学教师专业资本的概况及对教师哲学的反思。针对当前教育哲学的现状,高老师指出,为了让哲学和教师能够更好地结合,哲学和哲学家必须做出转变,实现课程设计和教师培养的转型。
接着,高老师探讨了教师哲学的概念和特征,总结出了教师哲学的三重内涵:教师哲学是“面向教师的哲学”(Philosophy for Teachers);教师哲学是“与教师一起做哲学”(Philosophy with Teachers);教师哲学是“基于教师自身的哲学”(Philosophy of Teachers)。
最后,高老师探讨了教师哲学的主要实践路径,一是哲学家驻校园(Philosopher in Residence),即哲学家亲自进入学校,通过灵活多变的教育实践,以亲密的关系与校内师生开展持续性的哲学活动,高老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实行策略。二是教学哲学陈述(Teaching Philosophy statement),即教师个人关于教与学的信念及价值观,以及教学目标、方法、具体案例和评价等方面的陈述。高老师主张将教学哲学陈述融入到教师哲学之中。
在最后的交流环节中,大家纷纷就教师哲学的相关问题与高老师进行了交流。本次讲座顺利结束。
上午十点半,来自韩国哲学咨询学会的金汝珍老师带来了主题为《韩国哲学践行的现状与展望》的讲座,讲座聚焦于韩国的哲学践行的含义、现状、特点及其未来的走向。
首先,金老师探讨了哲学践行与儿童哲学之间的关系、哲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义和途经,介绍了韩国相关的哲学教学项目和哲学践行在韩国的发展状况。哲学践行包括哲学教育、哲学咖啡、哲学咨询、哲学治愈四个方面,哲学咨询和哲学治愈在韩国比较盛行。韩国从事哲学践行的研究主体主要有哲学研究学会和从事哲学研究的大学,如韩国哲学相谈治疗学会、韩国哲学咨询学会、西江大学研究生院哲学咨询专业、庆北大学研究生院人文咨询学系等。
其次,金老师具体介绍了这些学会和大学的相关教学活动、研究成果和教师成员的情况。在出版物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有韩国哲学相谈治疗学会创办的期刊《哲学践行与咨询》、韩国哲学咨询学会出版的《哲学咨询丛书》和《哲学咨询方法论》等。在理论上有朴炳俊的“超越技法”和金汝金的“空心治愈”等多种理论。金老师侧重阐释了她的“空心治愈”理论。最后金老师就哲学践行未来的体系、发挥的作用、就业市场以及如何塑造韩国型哲学践行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设想。
在交流环节,大家就哲学践行的含义、方法和项目等问题热情地向金老师提问,金老师都一一进行了解答,本场讲座顺利结束。
下午两点半,来自杭州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的孙丽丽老师带来了下午的第一场讲座——《好奇与探索:科学课堂渗透儿童哲学的意蕴与途径》。讲座从三个方面展开:科学与哲学的内在关系;儿童哲学之于科学教育的价值;科学课堂与儿童哲学的整合渗透。
首先,孙老师对科学与哲学的内在关系进行了阐释。孙老师指出,科学和哲学虽然在知识体系方面存在差异,但是二者仍然有诸多相同之处,例如两者都是求知活动、都是对世界的探究、都涉及自我修正的过程、其目标都在于认识事物的内在联系。随后,孙老师谈到了儿童哲学对于科学的价值。孙老师认为,儿童哲学可以培养儿童的关怀性思考、创造新思考、批判性思考、交往沟通和团体合作的能力。这些能力有利于儿童科学素养的提高。最后,孙老师从科学的概念层面,科学的探究或方法层面,科学的态度层面分别说明了科学与儿童哲学的整合渗透。我们在科学的概念层面,可以借助对哲学概念的学习来推进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在科学的探究或方法层面,应当构建非良构课堂;在科学的态度层面,可通过儿童哲学的精神及探究共同体的运作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万事万物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至此,本场讲座顺利结束。
下午四点半,来自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的张晗老师与6名小学生围绕“孙悟空存在吗?”这一主题为大家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儿童哲学观摩课。
首先,张老师给小朋友们播放了“真假美猴王”视频,并通过提问“孙悟空存在吗?”的方式引入主题。小朋友们积极发言,有的认为孙悟空不存在,有的认为孙悟空存在。张老师追问“你们的理由是什么?”来让小朋友们为自己的结论寻找理由。有的小朋友认为“孙悟空是存在的,因为他可能在过去存在,但是死了,所以我们现在就看不见他。”有的小朋友认为“孙悟空不存在,因为孙悟空是人们想象的结果,而且猴子不会飞也不会说人话。”在这一环节,小朋友们讨论积极,一边为自己的结论寻找证据支撑,一边反思自己的结论是否可靠。张老师指出,通过小朋友们的讨论,可以看出“存在”有两层含义:作为艺术角色的存在和作为现实人物的存在。作为艺术角色,孙悟空存在;作为现实人物,孙悟空的存在值得怀疑。
接着,张老师让小朋友们思考“自己的感官是否可靠?”这个问题。顺着这一问题,张老师问道:“恐龙、圣诞老人、天使、幽灵、小矮人、祖冲之、李时珍、莫扎特等存在吗?为什么?”小朋友们对此进行了积极的回答。面对小朋友们给出自己的回答,张老师用“如果...你还这样认为吗?”这种句式让小朋友们再次反思自己的结论和理由。
然后,张老师给出了许多例子,如你昨晚的头疼、他人的头疼、数字7、红色(你心中)、红的感觉等,让小朋友们对他们的真实度进行打分。面的小朋友们的回答,张老师通过追问的方式,让小朋友们不断反思自己的结论和理由。
最后,张老师强调,我们在面对问题时可以运用思想工具包里的工具,如是什么、理由、假如、推断、举正/反例等来帮助思考。至此,本次观摩课顺利结束。
撰稿人:陆和凯、朱竟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