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系周建漳教授译著《真理与存在》及《于思之际,何所发生》正式出版

时间:2024年09月12日

来源:必赢官网

浏览:


我系退休教师周建漳教授所译美国哲学家哥文(Michael Gelven)的《真理与存在》及《于思之际,何所发生》二书近日由湖北崇文书局推出。译著是周老师于“真理缠身”之际为自身研读需要同时推出的,哥文其书不但对国内海德格尔研究界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于因自身思想困惑而欲亲近哲学的非专业读者,更是不可多得的启蒙之著。





附:周建漳教授为译著撰写的译后记

哥文的哲思

——写在《真理与存在》、《于思之际,何所发生》中译出版之际

周建漳


麦克·哥文(Michael Gelven,1937—2018)是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bwin必赢中国官网杰出教授,一生无妻无后,是“著名”(哈哈)的学术隐士,他在北伊大教过的本科生和指导过其硕士论文的莱斯大学的斯蒂芬 G. 科洛威尔(Stephen G. Crowell)教授倒是美国海学界响当当的权威,此次为出版中译本,我曾经在电邮中问科氏手头是否有哥氏的照片,“不幸的是”,居然没有。科教授转而推荐我找哥氏的另一学生,如此辗转三手,他们居然没有一个人手上有乃师的照片,真可谓神龙不见首尾。哥文当年的处女作《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译注》出手不凡,曾经有法文和日文译本行世,并且在出版19年后的1989年又推出修订版,由此可见其学术生命力。但据科氏电邮,哥文“一生不参加任何学术会议和活动”,其后来出版的十余本著述虽多为美国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文字(好几本包括《于思之际,何所发生》的副标题均为“哲学的探索”),却全无一般学术著作常见的脚注、索引,因此,他即便在美国海德格尔研究界影响亦“相当有限”。这当然不是因为作者“游谈无根”,而是作者“见众生”自觉哲学使命使然!顺便指出,如果说对人所共知的大家著作的翻译主要以语言转换方便译入语读者,对于像哥文这一“级别”的作者,翻译格外具有传统所谓的“选学”意味。


《真理与存在》在书名上对标《存在与时间》,直接拈出“Being”的“存在”(existence)义,在生活世界的图景中探究哲学与人存在的内在关系,这使其“哲学探索”(是书副标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感。传统真理观如“符合论”等实质性真理理论以及当代语言哲学在塔斯基之后的真之语义分析理论将真理拘泥于认知视野,这一以科学为原型的真理观视真理为理性思维的成就和科学方法论的产物,它在实际上将研究者之外的普遍人拒于真理之外。而在海德格尔等欧陆哲学家看来,真理首先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与存在的真实相遇(true being),是存在真义的澄明与敞开,与科学上的真知相比,这才是第一义或者说逻辑在先的真。基于这一认识,哥文明确提出“真”与“真理”作为明确标示英美与欧陆哲学中两种不同真理的理论概念:“‘真理’所在的是这样的场域,其问题是关于在本质(essence)中所揭示的意义。‘真’所在的是这样的场域,其中知识给出最终的答案。”(《真理与存在》中译第132页。下同)

关于真理的“无蔽”理解具有明显的现象学维度,在此,问题不再是“真理是什么”,而是真理事实上是“如何呈现”的,由此进入此在生命经验的维度。在现象呈现的经验意义上,真理是特定境遇下的存在事件即所谓“显露的真理”((索科拉夫斯基:《现象学导论》,第156页)。在哥文笔下,欣悦(pleasure)、命运、罪责和美乃是人类遭遇真理的四种典型经验处境,这同时也是存在真理的四种面相(face)。

“欣悦”直白而言就是乐意,英文中对他人感谢的回答“my pleasure”直译就是“我乐意”。欣悦不同于以不满的消除为特征欲望的满足,饥食渴饮有快感,此为人与动物所共有,“欣悦意味着具有自我意识的存在者因自身的缘故而非前此匮乏而来的满意”,(第77页)这不禁让人想到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所论述的“游戏”概念,以及张爱玲笔下那个在收摊后的菜场上骑车少年放双手的一刹那,“满街的人都充满了不可理喻的景仰之心”,“人生最可爱的当儿便在那一撒手吧?”(《张爱玲散文全编,第26页》在超越性(“放双手”之喻)的层面上,欣悦甚至是“较之幸福更直接和在存在上更本源的概念,因为我可以问自己是否真的幸福,但不会问自己是否真的欣悦。”(第92页)在此,欣悦是“非自然的”,“它是我们的存在被证明是重要的最基本方式。”(第95页)欣悦本质上不是肉身性的,性爱中欣悦的真谛不是因欲望强烈而来的强烈快感,而是男性与女性、阳刚与阴柔的意义揭示,在“学以成人”的意义上就是“将欣悦……理解为真理的源泉”。(第96页)

欣悦之外,举凡命运、罪责和美,均是人最基本的存在经验从而存在论规定性,是关于人的存在“显露的真理”。它们之为真理的共同特征,在于都具备“终极性”:人生而在因果、目的链条中,但欣悦不在其例,在欣悦中,人“止于至善”,夫复何求?“命运”作为生命的礼物没有理由,它和你做了什么或者德性等等无关,却与你是谁有关;“罪责”主要不是刑事乃至道德意义上的,它揭示的是人内在的局限性,这是无法用其它东西解释和推诿的,不能被归责意味着自由的缺失和存在上的无足轻重如同动物;“美”同样具足终极性,它“不可方物”,兀自绽开,感受和亲历美,你想要做一个更(美)好的人。总之,在欣悦、命运、罪责和美中,我们不再(可能)追问,没有(进一步)解释、无所推诿,无欲无求,只有“确信”(affirm)、“接受”(accept)、“承担”(acknowledge)和“输诚”(submit),在“止于至善”的意义上,这就是真理的终极性。此际虽然“我们不是在说知识,但仍然说的是真理”。(第134页)

哥文对欣悦、命运、罪责和美的阐述是在与苦难、自由、宽恕和龌龊这四个对应概念的关系中展开的,进而,关于人作为“探索者”的上述探讨又与“世界”相映衬,因为,作为真理展开的根本境遇,它告诉我们,“如果真理是可能和重要的,我们必须如何思考这个世界”。(第144页)首先,世界必须被考虑为有一个历史,而“存在于世界中就是参与叙事意义的敞开或揭示”(第145页);其次,世界意谓着我们的归属,世界对于我们来说是家园;再次,世界令真理重要的第三层存在意义,是它对我们的思想与言行之有成败、真假尤其是是非提供最终评判;最后,“世界作为真理之基的最终意义在于它召唤”,(第146页)就像美对人的诱惑。总之,真理既因主体而呈现,又依客体而成立,二者互为呼应,“天人合一”,给出关于真理平衡的理论阐释。

《真理与存在》体不大(英文版共204页)而思精,其种种胜义非以上梗概转述所能涵摄,比如,他对莱辛关于上帝左右手“真理”与“真理追求”的独特选择、真理与理性、真理与勇敢关系,以及真理在有用之上内在自足价值之所在,在在都有不俗的见地和深入浅出的探讨,他指出,真理未必都对我们有好处,但真理之好不在其用,即便其“不保证成功,不一定有用”(梁文道“看理想”视频导语),却自有其内在价值,“真理值得”。(truth matters)。在真理问题上,勇敢通常意味着坚持真理和说真话的勇气,但哥文强调的是,由于我们的有限性,在追求真理的奋斗中我们未必有胜算,但真理要求我们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类似高论可以说遍在哥文其书各处,欲窥全豹,有待读者一卷在手,自行参详。

作为哥文的代表作,《真理与存在》是哥文在其处女作发表二十年后的转型之作,而《于思之际,何所发生》(2003)则是其“晚期作品”,这里所谓的“思”具有深厚的海德格尔底蕴,指的不是一般所谓的脑力活动,而是不同于日常思维包括科学思维的超越性形上之思,其要义在于“学以成人”(learn to be human)。如果说每个人通过学校教育达成的是心智的成熟和个体的社会化,在生活世界以及哲学课堂上人还可能经历二度哲学性成长,该书开篇即给出作者自拟或出自比如莎士比亚戏剧的五个场景,由此展开关于“勇气”、“爱”、“实在”乃至“建筑”、“法律”的哲学思辨,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威尼斯商人》中拈出通常罕见言及的“爱”的内涵,并且辨明这里所说的商人并不是那种利欲熏心的犹太人夏洛特,而是安东尼,其文本细读功夫着实了得。

哥文对本书学习主题的处理进而从专业哲学课程及美国内战中林肯的经历例示人亲近存在真理的历程。哲学课堂上的形而上学不但意味着关于实在的纯理论研究,而且在触及我们自身存在的层面上是真理性的,就后者而言,学习不止是一种理智上的成长,并且是关于存在真际的有感体认,“当我们思考自身实在时所发生的是我们自身实在的转变”。(第83页)在此,“于思之际”实亦于爱之际,于直面命运悲剧之际,这是人遭遇真理的时刻。一个在这些经历中有思想自觉的人正如柏拉图笔下走出洞穴之人,其精神成长是不言而喻的。尤其别开生面的是,哥文书中对林肯作为南北战争中的“学习者”的历史阐释具足实践智慧,意味深长。简言之,林肯以一个地方律师出而为北军统帅,他在战争中学到的第一件事是战争本质上不可避免的残酷,基于对当时南北双方兵员状况及战争潜力的透彻分析和理解,林肯最终不惮以消耗战的方式投入战争,用惨重人员伤亡换来最终的胜利,而这在道义上才是真正的“短痛”。在此,林肯和他的部下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在原本军事战术包括将领才能方面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凭借正确的战略击败对手,他本人也由军事上的外行蜕变为成功统帅。更重要的是,随着美国黑人由前此几无权利的奴隶到参与战事的北军战士,登上历史舞台,包括林肯在内的美国人对美国宪法开篇中“我们人民”(We the people)的内涵有了深切的理解,从而令之成为“行在地上”的历史性真理,在此,真理即实在,“凡是合理的就是现实的”。(黑格尔)。

正如我们由以上介绍足以管窥的,哥文著述最突出的优点,可以用“是真佛只说家常话”来概括。对于专业哲学家尤其是海德格尔思想的研究者来说,海德格尔艰深乃至晦涩的文本在哥文卓有见地的创造阐发中义理分明、义蕴明晰,由此得窥海氏理论之门径与真谛。而对于因人生思考欲亲近哲学的非专业读者,哥文之书则是让你得以亲近哲学的冿梁。我于2005-06学年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东亚与太平洋中心当弗里曼访问学者时在芝加哥大学周边一二手书店买了《真理与存在》后一直搁在书架上没有打开来细读,直到2013年前后于“真理缠身”之际方才“相见恨晚”地“一见倾心”,进而以“车马轻裘,与朋友共”的心情将之翻译出来。于千万里外与哥文不期而遇,用张爱玲的话说,是于“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今“既见君子”,实不欲其与中文世界失之交臂。邂逅哥文是我的学术生涯中命运所给予的宝贵礼物,希望他对您也是这样。






上一篇: 《学术月刊》刊登我系王波教授领衔文章 下一篇: 我系赵海丞副教授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