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4日,来自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高振宇老师、上海平和双语学校的颜志豪老师、美国夏威夷大学教育心理学的冷璐老师、以及杭州师范大学前教育系的孙丽丽老师为大家带来四场精彩的讲演。听众对儿童哲学依然热情高涨,全国各地师生和家长共约1万人次通过腾讯会议和“B站”直播平台等方式观看此次活动。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高振宇老师率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主题为《儿童哲学与道德教育》的精彩讲演。高老师主要围绕着儿童哲学与道德教育的紧密关系,探究儿童哲学视野下道德教育的面貌以及合理的展开方式。高老师指出,道德教育首先不能脱离哲学探究本身。道德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伦理探究,其目的不是为了教条的道德灌输,而是老师通过儿童的伦理探究方式,如儿童话语、术语情景性等来引导学生对道德的相关问题进行谨慎的思考与判断,并据此进行实际的道德行动,培养学生正直的道德感。其次,道德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儿童的道德推理能力。高老师反对传统心理学对于儿童道德能力的假定,即儿童只会行动,不讲逻辑,恰恰相反,儿童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对道德概念做出合理的理解与说明。道德教育应该认识到儿童发展倾向的多样性,创设有利的、支持性的道德环境,培养儿童的道德批判力与道德创造力。最后,道德教育必须发展儿童道德情感。高老师通过对关于道德情感的传统观念、道德哲学和心理学观点争论的辨析,强调儿童的道德情感与道德想象力的培养同样不可忽视。
第二场活动是由上海平和双语学校的颜志豪老师携十一位四、五年级的小朋友们所带来的一堂别开生面的教学观摩课,其主题是《艺术与道德:赝品的价值结构分析》。在颜老师富有技巧的引导下,同学们围绕着《破晓的白杨路》这一艺术赝品案例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观点交锋。
首先,在所有小朋友对《破晓的白杨路》这一案例依次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之后,颜老师邀请了一位同学对这一案例内容进行导入工作,并对同学们在课前所发表的观点进行总结,其观点大致有以下三点:第一,艺术本身的价值与艺术的商业价值是不同的;第二,艺术的美感评价是没有标准的;第三,艺术与道德的关系问题。
紧接着,在颜老师的引导下,小朋友们针对所提出的观点展开了积极的讨论,或提出反驳意见,或进行补充说明。围绕着《破晓的白杨路》这一案例,他们探讨了“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区别”、“艺术价值与道德价值的关系问题”、“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时代因素和历史因素”,以及“审美的相对性”等诸多具有哲学意义的问题。
最后,颜老师对同学们在此次课程中所讨论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并且鼓励同学们对可深入的部分问题作再进一步的思考。
本次儿童哲学教学观摩课的突出特征是:以学生为主体。这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鼓励与引导学生的自我表达。颜老师反复强调同学们可以随时举手示意并且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且在同学们阐述完毕后,老师会精辟地总结其核心观点并且予以肯定,并引导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同学们的热情也十分的高涨,思维火花在课堂中不停地迸发。第二,教学内容是基于学生的能力水平的。颜老师对此做出了补充说明:教材的选取是从同学们容易理解的阅读材料入手;集体讨论时会充分考虑到同学们的思维水平与认知水平,难以继续的内容就点到为止。第三,教学方式主要是由学生讨论为主。同学们在自主思考、与他人讨论的过程中不断深化自己的观点。老师则是在这一过程中起到把控节奏,穿针引线以及引导深入思考的作用。
下午两点半,美国夏威夷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暨南大学冷璐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下午的第一场讲座。本次讲座的主题为《儿童学院学科加路径探索——以P4C+英语为例》,整场讲座以中英双语模式进行,获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本次讲座主要流程如下:首先,冷璐老师介绍了美国夏威夷儿童哲学(philosophy for children Hawaii - p4cHI),在典型的课堂中,p4cHI启发探究式的教学大多数教师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教学方法需要教师转变他们的角色,和学生共同参与思考和探讨。而p4cHI在夏威夷小学、初高中已经成为哲学探究全科渗透的优秀借鉴模式。冷老师指出“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学员将了解如何制作‘团体球’;通过‘小p哲学’重新建构对哲学的认知;利用‘优秀思想家的工具’进行思考和探究;学习‘香草冰激凌’探究步骤,帮助学院快速开展有秩序的探究教学;学习夏威夷P4C评估与反思,帮助学员了解更多学生的心声”;
接着,在学员们熟悉了p4cHI流程后,冷老师以其个人的教学实践经验作为案例,对“两堂英语课中如何使用儿童哲学/团体探究开展英语教学”进行了细致的讲解;
最后,冷老师提供了学生的反馈和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其对“如何将哲学探究融入课程中的几乎任一学科领域”这一问题的核心观点:“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历史、地理、艺术、体育等,每节课都可以成为思考课,以提高学生的交际技能,培养他们的思维技能和智力行为的好习惯。在任何课程中都可以教授以下5C技能和习惯:好奇curious, 协作collaborative, 批判critical, 创造creative, 和关怀caring”。
杭州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的孙丽丽老师为大家带了下午的第二场讲座,讲座主题为《儿童说演故事的探索:另一种儿童哲学的方式》。
首先,孙老师提出,儿童总是以他最自然的感知去表达对世界原始的惊奇,他们不断说故事,不断叙述他们的经验,以叙事方式呈现他们的思考和智慧;孙老师特别强调了由“说故事”到“演故事”是一个历程性思考的过程,“维果茨基指出,那些在游戏情境中想象力丰富、与同伴沟通中头脑更灵活的儿童,正在建构对于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社会解决问题能力中至关重要的概念”。
其次,说故事是建立自我、理解世界的途径,“故事不是事实或事件的再现,而是儿童自我经验不断组织和重新组织运转的历程”,“说演故事提供了许多机会探讨如何结交朋友,友谊的意义为何?帮助孩子以各式各样的故事邀请他人共演,也是培养友情的隐藏机会,友谊是孩子的想象之间拉一条隐形的线”,同时“说演故事创造了一个检验孩子生活道德的场所,在这里头一个人可以开始想象一个更公平、平等及更有怜悯心的世界”。
最后,孙老师强调,以故事说演或故事表演“做”儿童哲学的方式,它是一个历程,在教学活动中孩子利用故事表达自己,利用故事组织自己,又透过戏剧来呈现自己,进行团体的合作思考,从而探寻自我,将自己和生活世界连结。
( 图/文:李忆宁、王云卉)